邓州首届菊花展暨《邓州菊花史探》发布 千年邓菊绽放乡村振兴新活力
邓州首届菊花展暨《邓州菊花史探》发布 千年邓菊绽放乡村振兴新活力
2025-11-07 17:21  点击:4
[摘要]邓州首届菊花展暨《邓州菊花史探》发布 千年邓菊绽放乡村振兴新活力 10月31日,邓州市首届菊花展暨《邓州菊花史探》发布仪式在人
 邓州首届菊花展暨《邓州菊花史探》发布 千年邓菊绽放乡村振兴新活力
 
       10月31日,邓州市首届菊花展暨《邓州菊花史探》发布仪式在人民公园举行。活动以菊为媒,串联起文化传承、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,不仅让濒临绝迹的千年“邓菊”重放光彩,更通过“1+N”产业模式,为当地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。
1(1)(1)(1)

此次活动由邓州市卫生健康委牵头主办,汇聚了省中药材协会专家、国医大师、产业从业者及各界代表。邓州市政协副主席、工会主席刘红斌在仪式上致辞,他从历史文化与产业发展双重视角,深入解读 “邓菊” 的深厚底蕴与不凡历程,指出邓菊作为邓州千年文化瑰宝,既是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载体,更是推动地方产业升级、助力乡村振兴的宝贵资源,为活动奠定了传承文化、赋能产业的核心基调。

仪式上,《邓州菊花史探》正式发布,这部历时多年编撰的三册专著,以 450 余幅图文详实考证了邓菊从宋代贡菊到 “千菊之母” 的千年历程,系统梳理了其 “黄菊入药、白菊入茗、紫菊入眼” 的多元价值,填补了邓菊研究的学术空白。随后,河南省中药材协会与邓州市卫生健康委签订合作协议,为邓菊产业发展搭建起更高层次的专业平台。

2(1)(1)

 

        作为医圣张仲景故里,邓菊承载着深厚的中医药文化底蕴。国医大师唐祖宣在现场介绍,邓菊的黄酮类成分含量显著,药用价值经现代科学印证,是 “药食同源” 的典范。而在小杨营镇东楼村,这份文化遗产已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致富成果。该村通过党建引领,从去年的“试验田”起步,如今已发展出100余亩菊田和万余盆盆菊,形成了“培育、种植、加工、包装、销售”完整产业链。
3(1)(1)
       东楼村的实践正是邓州“1+N”产业发展模式的生动缩影。以邓菊种植为核心“1”,延伸出食材、茶饮、药材、文创等多条产业链“N”,让菊花全身都是宝:3月菊尖可作“菊挠菜”,6月菊叶能制菊叶茶,9月菊花烘干成茗,花期过后的菊秆可做菊花枕和药包,每亩综合产值达8000元左右。目前,该村已向周边乡镇捐赠优质菊苗,分享种植技术,带动更多农户参与进来,让“邓菊经济”成为乡村振兴的“新引擎”。
4(1)(1)
 
 
       邓州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熊占玉说,邓州将从政策、服务、市场三方面为邓菊产业保驾护航,通过建立菊花研究协会、搭建产学研平台、拓展销售渠道等举措,推动邓菊产业规模化、品牌化发展。河南省中药材协会会长贾少谦则建议,邓州应加快种植、加工、追溯三大标准化建设,推动药文旅康深度融合。
5(1)(1)
       开幕式后,与会嘉宾共同参观了菊展展区和邓菊系列产品展销。千余种菊花竞相绽放,菊花茶、菊花精油、菊花保健品等深加工产品琳琅满目,让现场观众直观感受到邓菊产业的多元魅力。据悉,此次菊展不仅是一次文化盛宴,更是邓州展示“1+N”产业带动乡村振兴成果、打响邓菊品牌的重要契机。邓州将持续以仲景文化为魂,以科技创新为翼,深化“1+N”产业布局,让千年邓菊不仅成为邓州的文化名片,更成为带动群众增收、推动乡村全面振兴的 “致富花”。(河南省中药材协会供稿)
 

首页

评论

分享